紧急情况下的文化
在武装冲突或灾害情况下,文化由于其固有的脆弱性和巨大的象征意义,处境尤其危险。与此同时,文化又是恢复的推动力,能增强社群复原力。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教科文组织)通过实施各项彼此相辅相成的文化公约,与国际社会一道致力于在紧急情况下保护文化,促进文化多元化;致力于在国内动乱和战争期间,以及在自然或人为隐患引发的灾害初期开展活动。
文化遗产与武装冲突
保护文化并打击针对文化的犯罪一直是教科文组织成立以来的核心使命。秉承这一精神和为后代保护遗产的承诺,《对于在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及其两份议定书(1954年和1999年)在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通过。《1954年海牙公约》为文化领域诸多国际文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这是一份预防冲突、支持冲突后恢复并构筑和平防线的基本国际文书。


重振摩苏尔精神
摩苏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这个城市的名字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连接点”。数千年来,她一直是南北东西方之间的战略十字路口和沟通桥梁。这使她成为众多拥有不同出身、种族和宗教信仰的人的家园,但也因此使其成为伊斯兰国/达伊沙的攻击目标。为期3年的占领(2014-2017)给她带来了毁灭性的结果,这些年过去之后暴力极端主义的桎梏才被打破。摩苏尔遭到毁坏,城市变成一片废墟。
自2018年2月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重振摩苏尔精神”旗舰倡议,以推动这座伊拉克标志性城市的复兴。

加沙地带/巴勒斯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包括其拉马拉办公室,在自身对于教育、文化和新闻自由的职责框架内积极行动。
教科文组织对持续冲突对文化遗产的影响深表关切,尤其是在加沙地带。教科文组织在承认人道主义局势优先地位的同时,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我们敦促所有相关方严格遵守国际法,并强调文化财产不应成为攻击目标或用于军事目的,而应被视为民用基础设施。

教科文组织在乌克兰的行动
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教科文组织积极行动,谴责针对记者的暴力行为,宣传文化机构的重要性及应得到的保护,并致力于维护教育,以确保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推进乌克兰人民的终身学习机会。
“我们必须保护乌克兰的文化遗产,它们是过去的见证,也是未来和平与凝聚力的催化剂,国际社会有责任保护这些遗产。”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在冲突爆发之初如是说。
支援贝鲁特
2020年8月4日,贝鲁特港发生2起严重爆炸,造成220人死亡,6000多人受伤,30万个家庭无家可归。国际社会向黎巴嫩人民表达了声援。2020年8月27日,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访问贝鲁特,在港口发起“支持贝鲁特”倡议,动员国际社会支持贝鲁特教育和文化部门的重建。

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