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东亚地区共有遗产教学方法工作坊赋能区域教学创新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亚太中心)共同举办的“东亚地区共有遗产教学方法工作坊”于2024年11月19日至21日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举办,近20名来自中国,日本,蒙古,韩国的高校教师、教育工作者和非遗领域工作人员,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类中心(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和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信息与网络中心)的人员代表参加了本次培训。该活动旨在培养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利用遗产进行教学方面的能力,并为东亚各大学在项目试点阶段开展对话与合作搭建平台。
本次培训活动为期叁天,两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培训师丽妮娜·弗提塔恩和瓦妮莎·阿基里斯以“利用东亚地区共有遗产开展教学”为主题,通过交互授课、案例分析、田野考察、小组讨论、成果汇报等多种形式,带领学员在非遗进校园、非遗与教育融合创新教学法、教学方案设计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来自教育、语言、文化、STEM等不同领域的学员积极展开讨论,分享各自国家的有关现状和实践,探索非遗与课程融合创新教学。
精彩回顾
通过小组活动,学员找出了一些东亚地区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并表示有兴趣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相关教案,同时利用这些元素来设计教案。这些非遗元素包括儿童游戏、发酵食品、书法、武术以及祭祀自然神灵的节日。
在田野调查环节,学员学习了两种东亚地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茶和木刻印刷。学员探访了金坛茶旅融合现代茶业示范区——茅山茶海和金坛古籍印刷厂。通过与金坛雀舌绿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和金坛雕版线装印刷技艺传承人进行深入交流,学员全面了解了两种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对这些元素在本国的实践方式展开思考,并讨论了如何将这些元素纳入教育活动。
本次培训活动带来了诸多有趣的讨论,比如利用非遗开展教学活动的益处与挑战,在成功实施该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潜在相关方以及有关措施。在2025年,学员们将开展合作,结合东亚共有遗产,在选定的学校中开发和试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