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德国应对气候变化城市网络获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奖

德国汉堡汉萨自由市因其丰富多彩的可持续性和气候变化文化荣获(贰厂顿)。

该奖项由日本政府出资设立,宣传和奖励那些优秀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计划和项目,强调创新和激发转型潜力。11月15日(教科文组织第40届大会期间),在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举行的仪式上,叁个获奖项目将分别获得50万美元奖金。

汉堡凭借其规模庞大的“汉堡学习可持续发展”项目获奖,该市通过包含200多个不同计划、倡议和绿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举措应对气候变化。

汉堡这座北海港口城市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多变天气和洪水危害。因此,该市率先对其180万居民开展了气候适应和调节教育。早在推出获奖项目之前,该市就已经在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具体措施包括对住宅、工厂和学校的隔热改造与翻修提供补助等。

汉堡环境和能源部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负责人拉尔夫·贝伦斯(Ralf Behrens)说:“我市由各类主体、计划和活动组成的网络创始于2005年,恰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十年的开端。我们从一开始就希望这个网络能紧密连接所有现存的私人和公共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方案,从而使它们能彼此分享和交流。我们还有更为宏大的目标,即把可持续性融入所有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领域并让教育实践遍及整座城市。”

作为一座汉萨城市和州级城邦,汉堡拥有教育自主权,因此得以自由地设计和运行这一项目。在汉堡环境和能源部的领导下,项目汇集了约140家公司和公民社会主体,它们来自教育、科学与研究和社会事务等不同领域,以及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部门。

“每年一度的大会和每月一度的圆桌会议为人们的交流和活动的举办提供了机会。我们还建立了一个数据库作为各种计划的发布平台。”拉尔夫说。

在汉堡,儿童很早就要参与各类气候教育项目,这得益于该市的“幼儿园21”计划,这一计划已经持续实施了十年之久,还曾获的德国教育和科学部的良好实践奖。

“孩子们需要完成一些简单但有深远内涵的任务,例如用塑料垃圾拼成一条大鱼,再用其它废弃塑料制品来给这条大鱼喂食,从而了解海洋生物受到的伤害。”拉尔夫说。

目前该市400多所学校中的63所被评为“气候变化教育学校”,65所被评为“生态友好学校”,这些学校阐述了它们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的行动并被认定合格,从而赢得了这些称号。

在高等教育方面,该项目培育了一个大学气候变化教育联盟,这意味着汉堡的七所高等院校可以密切合作,独立或共同实施一系列可持续性项目。其中一所大学拥有一座用“太阳伞”供能的太阳能图书馆。汉堡大学的所有院系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教学并于2012年成立了“能力中心可持续大学”来助力他们的目标实现。

每年该校25000多名新生都会收到一本可持续发展手册和城市指南,其中从有机产物市场的位置到自行车骑行线路无所不包。这本手册中还含有优惠券以激励学生经常光顾绿色和可持续商业,同时确保学生会留存手册且时常翻阅。

“我们这是引导年轻人的关键时刻,因为他们即将开始他们的新生活。”拉尔夫说。

从2007年起该市就提出了一项“气候行动计划”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年它成为了德国第一座被授予该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十年指定城市”荣誉称号的城市,随后又叁次获得该称号。2011年它被欧盟委员会评为“欧洲绿色之都”。

另外,今年该市还开启了其“汉堡气候基金”项目以资助小规模的气候变化计划,如学校和幼儿园的活动、对于气候保护的绿色活动或者在社区内分享一辆能载物的自行车等。

该项目的一大突出成就是 “好卡尔肖”——汉堡气候保护中心。该中心由市政府出资建立,致力于举办对于气候变化和可再生能源的活动,例如春季和秋季集市等,这些活动每年吸引65000多名不同年龄段的人参与。

未来,该项目希望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进一步融入教育体系。

“目前各教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水平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校和老师。我们希望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强制化并将其融入课程设计中。”拉尔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