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第25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之后:怎样对待海洋、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专访拉比宁
![](/sites/default/files/styles/paragraph_medium_desktop/public/img_9548.jpg?itok=Sto_aPA4)
巴黎,12月19日——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热议联合国马德里气候谈判的成果。面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大规模丧失,如何充分保护海洋?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执行秘书拉比宁(Vladimir Ryabinin)对此发表了看法。
在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危机的背景下,我们为什么要担心海洋?
海洋是气候变化的一个关键调节器。自工业时代以来,它已经吸收了超过90%的人类产生的多余热量(由温室气体的排放所导致)。它还吸收了大约28%的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使它成为地球缓解气候变化的主要工具。
但是这些热量和二氧化碳已经对海洋造成了严重损害,现在海洋的酸性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海洋现在不仅正在失去其生物多样性,而且还在失去其缓解气候变化的能力。
许多谈判代表和公民社会主体一直致力于把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和恢复海洋健康提上联合国气候谈判的议事日程。
我们如何知道海洋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又如何确定海洋变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
这正是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滨翱颁)的职责所在。我们帮助世界各国和全世界的科学家通力合作,通过部署在沿海地区和公海的一系列设施衡量海洋健康的各项重要指标。其中包括:海洋热量,该指标通过在所有海洋区域漂流的大约4000个阿尔戈(础谤驳辞)浮标进行测量;海洋酸化程度,该指标为衡量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具体目标14.3)进展的指标之一;以及海洋脱氧,即严重到使海洋生物无法存活的氧流失现象。
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以这种方式在为全球气候和海洋政策提供信息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有时甚至能起到直接推动作用。这是我们的工作带来的影响的一个典型案例:海洋观测为解释海洋对于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做出了贡献,而海洋观测数据大部分是通过我们的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收集的。例如,海洋热含量数据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之所以在2015年前出现了短暂放缓,是因为海洋深层部分吸收了热量。这一发现对使2015年气候谈判重新回到正规并最终达成《巴黎协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巴黎协定》签署四年后,我们仍然身处严峻的气候危机之中。在海洋、气候和生物多样性方面,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化解危机?
气候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文明减少碳排放的能力。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需要减少多少?海洋吸收二氧化碳量的当前值为估计我们需要“节约”(少排放)多少碳或使大气中的碳含量下降多少提供了基础——海洋可以被视作一个巨大的碳汇。
最近(2019年10月)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与世界主要碳研究项目召开的一次会议传出的消息并不乐观:人们预计海洋发挥碳汇作用的能力将会减弱。 虽然今天的海洋能够吸收大约28%的碳排放量(某些估计认为这一比例高达三分之一),但是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数字预计将会下降。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严格遵循《巴黎协定》,就需要在减排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但联合国马德里气候谈判并没能达成这一共识。2018年的碳排放量创下了历史新高,但除了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主要排放国对进一步减排没有太大兴趣。
在这些气候谈判中,是谁高举“海洋”这面大旗?
“海洋社群”极力主张将海洋问题列入在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正式议程。这个社群由太平洋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IDS)领导,也包括来自许多其他国家的参与者和谈判者。许多海洋知识的提供者也参与其中,例如我们自己(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和太平洋共同体(Pacific Community)等区域性组织。
这一切始于2015年,当时各国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纷纷动员起来,以争取将海洋纳入2015年《巴黎协定》的制定,其突出表现是由全球海洋论坛(Global Ocean Forum)和海洋与气候论坛(Ocean and Climate Platform)领导的强有力的运动,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在这场运动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协定》中涉及海洋的部分并不多——只在序言中有所提及。尽管如此,它还是开创了一个先河,并为各国将海洋适应和缓解措施纳入其国家自主贡献(NDCs)中创造了条件。许多国家以及几乎所有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都这样做了。
第25届气候变化大会起初有着更高的目标,即要把智利气候大会变成一场“蓝色气候大会”,但是最终没能如愿。目前团结在“海洋通道合作伙伴关系”(Ocean Pathway Partnership)下的海洋社群所能做到的是将海洋问题纳入第25届气候变化大会的最终决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附属科学技术咨询机构(SBSTA)也决定将海洋科学问题列入其正式研究日程。
2018年9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滨笔颁颁)发布的《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受到了高度关注,这也使海洋在本届气候大会期间成为热门议题。我们将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并在明年6月于德国波恩与附属科学技术咨询机构举行会议时重新调整一些预测。
那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呢?
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必须继续进行海洋观测和研究。展望2030年,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有一个新的、雄心勃勃的战略。海洋学界已经就海洋碳研究合作达成了共识。海洋酸化的测量和报告工作必须继续。
在联合国系统的有力领导和协调下,即将到来的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2021年-2030年)也将为处理这些问题提供一个全球集体框架。
但我们也必须面对现实。
海洋酸化和变暖将继续影响海洋生物。即使气温只升高1.5摄氏度,大部分的温水珊瑚也难逃厄运。2摄氏度的升温将更危险。以我们目前所处的排放路径推算,我们正在逼近3到4摄氏度或更高的全球变暖。我们将继续努力并保持乐观,但是我们也应该为一些预期的(而且已经不可避免的)影响做好准备。